割肝救子的困境
河北廊坊8个月大的男婴牛牛肝功能衰竭来京治疗,母亲欲割肝救子并配型成功,但牛牛病情突然加重,而器官移植的伦理审批需要一个多月,牛牛家人决定放弃治疗。1月16日下午,在出院两个多小时后,牛牛在家中去世。
世界上最残忍的事,一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送孩子走。一件是原本看到的希望又瞬间破灭。牛牛的父母一下子把这两件事都同时经历了。
母为子移植肝脏,牛牛母子并不是第一例,在配型已成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东风却被耽搁在路上,一个本来有希望存活的生命只因为一个程序没走完就不得不戛然而止, 制度的冰冷、程序的僵化,在这寒冬腊月天,让每一个看到牛牛故事的人心生阵阵寒意。
据媒体报道,牛牛的父亲刘先生在回老家办完手续后于周一下午赶到医院,得知伦理审批的时间是每周一上午,时间已错过。后来又打听到,整个审批过程要一个多月,不忍看孩子在等待中煎熬的父母最终只能狠下心放弃手术。
市卫生局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伦理审批流程系《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国内暂未开通紧急情况绿色通道。伦理审批先要在医院走完流程,再上交到市卫生局办理,整个流程走下来一般需要30天。
活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审查在任何国家都是必须的,即便是母亲给孩子移植,也要考虑诸多伦理问题,比如母亲自身是否有疾病,会不会带给孩子;捐赠人的父母是否同意;这中间是否存在器官买卖等。
伦理审查的初衷固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捐赠者和被捐赠者的权利,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全面论证。但对于牛牛这样病情突然恶化急需手术的患者,铁打不动的制度、环环相扣的程序是否可以因为人性的温度出现一点点松动呢?
这个事件背后充满无奈,不止是牛牛父母的,也有医生的。因为一切都要照规矩来,谁破坏了它,谁就得承担责任。只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假如工作程序再简化一点,工作效率再高一点,为患者赢得的救治时间就会更多一些。
伦理审批的初衷本是救人,现在却成了救人的绊脚石,这样一个悖论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孔瑶瑶)
热点资讯